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区块构建者:塑造区块链生态的幕后推手
区块链生态中的规则制定者:解析区块构建者的关键角色
在区块链世界中,代码就是法律。而在这个世界的底层,区块构建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决定了区块链的成败,因为如果区块生产出现问题或激励机制出现偏差,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就会受到威胁。
区块构建者负责从内存池中选取交易并组装成区块,这些区块随后会在网络中传播以达成共识。不同区块链平台上,构建过程的设计各不相同。例如,在以太坊上,某知名项目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其他平台上,则有其他项目分别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项目致力于解决的核心问题被称为"最大可提取价值"(MEV)。简单来说,负责排序交易的参与者会倾向于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可能导致他们恶意重排交易,从而增加用户成本。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项目提出了矿工可提取价值拍卖基础设施(MEVA)的概念。MEVA的设计目标包括稳定gas费用、促进竞争以及控制集中度。这主要通过调整激励机制来实现:如果参与者能因为增加正面外部性或减少负面外部性而获得经济补偿,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
然而,这种平衡并非易事。以以太坊为例,其约12秒的出块时间给了所有参与者足够的时间来模拟和优化交易排序。目前以太坊采用的提议者-构建者分离(PBS)模型将过程分为五个角色:用户、区块生产者、中继者、区块提议者和搜索者。这种设计旨在通过分散利益来促进竞争性区块构建,同时确保区块的盈利性。
但这种模式也面临挑战。区块生产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中心化,排名靠前的构建者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此外,一些应用程序开始通过自身机制参与交易排序过程,从而回收部分原本流向区块提议者的价值。
随着新一代高性能区块链的出现,MEVA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新平台通常采用创新的架构设计,如执行层和共识层的分离,以实现更高的交易处理速度和更短的出块时间。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状态的不确定性、有限的区块模拟时间窗口以及执行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挑战,业内专家正在努力设计既能保证低交易失败率,又能确保区块构建者盈利的解决方案。随着测试网的推出,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MEVA设计方案,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未来,MEVA的发展将继续是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话题。它不仅关乎技术实现,更涉及如何在效率、公平和去中心化之间找到平衡。随着更多创新项目的加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区块链世界将朝着更加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