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穩定幣新規激發五大創業機遇
香港穩定幣新規落地:創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5月21日,香港立法會正式通過定幣條例草案,標志着香港穩定幣監管時代的正式開啓。這一舉措引發了加密貨幣行業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然而,真正經驗豐富的Web3從業者們對此保持冷靜態度。他們深知,條例的通過不是終點,而是新遊戲規則正式啓動的起點。當大型穩定幣發行機構開始申請"香港身分"時,一場圍繞穩定幣生態的深層財富重組大戲才剛剛拉開帷幕。
對於創業者而言,重要的是要看到巨頭之間競爭背後的機遇。在這個新興領域中,正在出現許多新的賽道,等待有眼光的創業者去佔據先機。
穩定幣發行:門檻高企,新手難入
首先,我們必須直面現實:如果你現在還想在香港發行穩定幣以獲取暴利,最好盡快放棄這個想法。這個領域已經成爲"重資本玩家的專屬遊戲"。具體困難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監管沙盒先行者優勢明顯:香港金管局的監管沙盒計劃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培養"尖子生",如某些大型科技公司的穩定幣項目等。這些參與者已經在系統開發、合規流程和風控體系方面做了充分準備,他們在新規落地後可以直接申請牌照,領先新進入者至少兩年。
嚴格的財務要求:條例要求發行方必須具備"充足財務資源"。例如,註冊資本至少需要2500萬港幣,還需要證明持續盈利能力。這一要求就足以淘汰絕大多數草根創業者。
高昂的運營成本:發行方需要在香港設立實體公司,租用辦公室,聘請合規和技術團隊,每年運營成本可能高達數百萬港幣。
嚴格的監管審查:條例要求儲備資產必須100%等值,且只能投資於高流動性資產如現金和短期國債。儲備管理和審計需要實時透明,對財務和技術系統提出了極高要求。
政策不確定性:作爲涉及貨幣主權的敏感領域,穩定幣牌照的發放可能會採取"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策略,每年批準的數量有限,競爭將異常激烈。
因此,對於中小企業和初創團隊來說,成爲香港穩定幣發行人的夢想基本可以放下了。這個領域更適合那些資金充足、人才儲備豐富、具有強大政商關係的大型機構。
然而,創業者們不必灰心。真正的機會往往隱藏在巨頭們構建的"牌照圍牆"之外的生態位中。
生態位掘金指南:五大核心賽道
既然直接發行穩定幣的道路難以企及,我們不妨轉換思路:爲發幣機構提供工具和服務,爲穩定幣用戶搭建基礎設施。香港的新規劃定了一條清晰的界限:發行穩定幣需要牌照,但圍繞穩定幣的服務場景則是開放的。以下是五個潛在的合規機會:
1. PayFi基礎設施:賺取"穩定幣流通"的利潤
這是中小團隊的主戰場。新規明確鼓勵開發穩定幣支付和清算系統,而市場需求巨大。具體機會包括:
2. 合規服務:爲持牌機構提供工具
隨着監管趨嚴,合規服務需求激增。機會包括:
3. 跨鏈橋接:成爲"穩定幣世界的擺渡人"
多鏈生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跨鏈需求。重點是開發安全、高效、低滑點的穩定幣跨鏈協議或服務,尤其關注香港市場主流公鏈如ETH、Solana、TON、Polygon等。安全性是首要考慮因素,可考慮引入零知識證明等先進密碼學技術。
4. 穩定幣資產管理:讓閒置資金創造收益
幫助用戶實現穩定幣的"錢生錢":
5. 儲備資產管理:爲穩定幣發行方提供"管家"服務
穩定幣發行人需要專業的儲備資產管理服務,包括:
結語
香港穩定幣條例的出臺,標志着全球穩定幣監管競賽中香港取得了先發優勢。這不僅是監管的終點,更是一個新金融時代的開端。雖然直接發行穩定幣的門檻很高,但圍繞穩定幣生態的創新機會仍然廣闊。
聰明的創業者應該避免與巨頭正面競爭,而是在他們忽視的角落裏開拓新天地。在這個以牌照爲王的Web3新紀元,合規不僅是底線,更是最鋒利的競爭武器。只有看清賽道、精準定位,才能在香港引領的這波穩定幣浪潮中抓住真正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