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加密貨幣會成爲下一個Diner's Club 重塑全球支付格局
加密貨幣會迎來自己的"Diner's Club時刻"嗎?
1949年,美國正處於戰後經濟繁榮期。工廠從生產軍需品轉向民用品,中產階級消費需求旺盛,工資水平普遍漲。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名叫弗蘭克·麥克納馬拉的商人在曼哈頓用餐時發現自己忘帶錢包,由此萌生了創辦"Diner's Club"的想法。
這張紙質會員卡最初只能在27家餐廳使用,會員僅有200人。但很快,會員數量激增至42,000人,成爲美國首張可跨境使用的信用卡。1959年,塑料信用卡問世;1969年,磁條信用卡誕生。這些創新爲現代支付體系奠定了基礎。
時間來到2009年,第一筆比特幣交易完成。然而,加密貨幣至今仍未取代傳統支付方式。全球信用卡業務規模約1500億美元,預計十年內翻倍。與此同時,新興支付方式如移動支付等也在快速發展,尤其在電子商務領域。
有趣的是,新興市場在數字支付方面反而領先發達國家,直接跳過了信用卡階段。例如,印度尼西亞有大量在線商戶無法接入信用卡網路。在亞洲和南美,許多商家因各種原因抵制使用信用卡。
爲應對高額手續費,一些商家轉向了如Stripe等支付解決方案。然而,這類服務仍需要商家擁有銀行帳戶。這就爲加密貨幣,特別是穩定幣,創造了機會。
在新冠疫情期間,跨境支付需求激增,穩定幣成爲一個可行的選擇,尤其對沒有銀行帳戶的人羣。從拉美到東南亞,自由職業者開始接受穩定幣付款。穩定幣不僅支持支付,還能規避資本管制,爲無銀行帳戶者提供金融服務。
隨着穩定幣普及,圍繞它的金融服務生態也在發展。盡管早期一些去中心化金融服務遭遇挫折,但對替代支付和銀行解決方案的需求仍然強勁。
面對加密貨幣的潛在顛覆性,傳統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布局。渣打銀行、野村證券等機構繼續投資加密貨幣公司。Charles Swab等公司正在建立自己的加密貨幣交易能力。這些機構採取更嚴格的風控措施,將交易和托管業務分離。
BNY Mellon、Fidelity等金融巨頭已擁有數字資產托管部門,納斯達克也在等待監管批準。盡管有人質疑華爾街進入加密領域只是爲了投機,但至少部分機構相信,加密貨幣終將迎來自己的"Diner's Club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