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他沒騙過一個人,卻洗了 104 億台幣:詐騙集團鏈上洗錢標配「金融加工師」崛起
一場金額高達新台幣 104 億元的虛擬幣洗錢案,近日震撼台灣警界。嫌犯邱姓男子雖未參與任何實際詐騙行為,卻透過幣圈機制協助詐騙集團將贓款洗白出境,年收抽成獲利上看 7 千萬元。這起案件不僅創下中部史上洗錢金額最高紀錄,也迫使警方重新審視詐騙鏈中「搬運工」角色的重要性。
不是詐騙犯,卻是鏈上關鍵:「金融加工師」崛起
邱姓男子,40多歲,來自新竹湖口,曾在中國經商,近年轉行專職「幣水處理」。警方歷時半年調查發現,其帳戶與多起詐騙案受害人資金流向高度重疊,且交易中充斥大量 USDT(泰達幣)轉帳紀錄。儘管他未開設詐騙平台,也未與受害人接觸,但他正是詐騙產業背後最重要的金流節點。
如何洗?從台幣變 USDT,再從鏈上蒸發
此案最令人震驚的,是其極為成熟的「鏈上洗錢流程」。根據網路討論,詐團先誘導受害人匯款至特定帳戶,邱嫌或其成員再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收購台幣,迅速換成等值 USDT。接著這些 USDT 經多層錢包與冷錢包轉移,有時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最終匯入境外交易所,完成出金與洗白。整套流程幾乎無需人頭帳戶,隱密且難追蹤。這對警方來說,若無交易所配合,幾乎無法查到錢最後去哪裡。
104 億規模怎麼來的?水房成了詐團標配
根據刑事局資料,自 2023 年至 2024 年間,邱某共處理約 3.24 億個泰達幣,金額超過 104 億新台幣,平均每筆抽成約 1%,保守估計年獲利至少 7,000 萬元。
這不是一般幣商規模可比。警方質疑其背後是否有固定合作的詐騙集團、甚至是境外團隊分工合作,邱某可能只是「台灣端幣水處理站」,後方另有炒幣、分潤與轉倉機制支持,形成完整的地下清洗產業鏈。
案發現場:冷錢包、筆記本、無名戶,都是證據
警方突襲邱嫌住處時,查扣包括藍寶堅尼 Urus、Lexus LM 名車,百萬名錶、數十萬現金與兩顆 Ledger 冷錢包,更有十多本外籍護照副本與一本本記載著加密幣代號與轉帳金額的筆記本。
筆記中沒有名字,只有代碼:「HK1→USDT25k」、「PH→XMR8k」、「TW→EX出」。警方推測這些是境內外金流路徑代碼,目前已交由金流與鏈上分析專家協助還原資金流向。
法律的盲區:「我只是換幣,沒騙人」該不該入罪?
邱嫌在警訊中不否認操作事實,但辯稱:「我沒騙人,我只是換幣。」這句話讓辦案人員陷入思考:當犯罪產業鏈愈來愈分工,從騙人、金流、出金、甚至技術支援都可外包,「搬運幣」的人該如何定罪?現行洗錢防制法雖有規範,但對於類似無照 OTC 業者、鏈上匿名幣轉帳等仍缺乏明確處罰依據。
這不是個案,而是台灣金融地下產業的一環
這起事件打開了警方的視野,也暴露出台灣對加密幣洗錢打擊的制度缺陷。邱某的角色更像一位「金融加工師」,不是主謀,卻是串接上下游資金流最關鍵的一環。當未來詐騙集團不再直接管錢,連洗錢也可外包,打詐不再是抓詐團,而是斷整條供應鏈。而邱某,只是眾多看不到臉的「幣水工廠」之一。
這篇文章 他沒騙過一個人,卻洗了 104 億台幣:詐騙集團鏈上洗錢標配「金融加工師」崛起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