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的困境与比特币的新机遇近期,市场上对以太坊的质疑声不断。虽然比特币价格屡创新高,但以太坊距离2021年的峰值仍有相当差距。尽管最近以太坊价格有所上涨,但整体表现仍不及比特币。那么,以太坊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这轮周期中明显落后于比特币?以太坊是否真的已经走向衰落?加密货币行业的下一轮创新还会出现在以太坊生态中吗?本文将回顾加密货币行业的起点——比特币,重新审视以太坊和整个行业,探讨加密货币行业再次焕发活力的可能路径。## 一、摆脱以太坊思维定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以太坊的价值和开创性意义。智能合约的出现确实为加密货币行业开辟了新天地。在以太坊诞生之前,大多数项目都只是对比特币的简单模仿。以太坊诞生后,行业进入了模仿以太坊的浪潮。2015年至今,出现了无数所谓的公链项目,无非是更大、更快、性能更好的以太坊变体。各公链生态也基本照搬以太坊模式,不外乎DeFi、GameFi、Layer2等概念。如今,投资者已经对各种名目繁多的概念麻木,转而追逐最简单粗暴的Meme币。整个行业似乎陷入了创新乏力、共识涣散的困境。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比特币时,会发现它依然一骑绝尘、屡创新高,似乎完全不受这些影响。也许整个行业陷入"以太坊思维定式"太久,以至于忽视了比特币的价值。毕竟,以太坊本身就是源于对比特币的一种解读。如果要找到以太坊的问题所在,以及新的创新机会,我们有必要回归比特币,重新理解它的本质,就像以太坊诞生之初那样。让我们暂时跳出以太坊的思维框架,重新审视比特币。## 二、机械共识与社会共识公链的本质是依靠机械共识不断凝聚社会共识的去中心化系统。机械共识是指人人可以公平参与的共识机制,如PoW;社会共识则体现在生态、影响力、应用、用户等方面,最终反映在币价上。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是公链的首要投入者、受益者和建设者。他们投入大量成本参与公链运作,因此最有动力推动生态发展。这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生态的早期推动者多来自矿工群体。当一个公链的币价开始疲软,往往意味着社会共识减弱,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机械共识减弱,或参与机械共识的群体离散。## 三、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共识机制对比比特币的PoW机制是动态竞争模式,以太坊的PoS机制则是静态固定收益模式。比特币网络中,矿工需要不断投入算力和能源竞争出块权,这种巨大的冗余成本附着在了比特币的价值中。这使得比特币网络的实际共识成本远超其当前市值。而以太坊的PoS机制是静态固定收益模式,参与者无需额外投入冗余成本。虽然这降低了能源消耗,但也削弱了网络的共识价值。从物理学角度看,比特币的PoW机制使其成为一个类似生命体的熵减系统。矿工提供的算力和能源相当于"负熵",帮助网络内部达成共识,创造秩序。以太坊转向PoS后,失去了持续吸收"负熵"的能力,这可能是导致其生态创新乏力、用户增长停滞的深层原因。## 四、回归比特币,挖掘新机遇 当我们摆脱以太坊思维定式,重新审视比特币时,可能会发现一些被忽视的细节和机会。例如,比特币的UTXO模型在处理交易时具有并发处理和独立状态变更的优势。这种能力不仅适用于比特币交易,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需要独立状态变更的领域。结合比特币强大的共识安全性,UTXO模型的并发状态变更能力可能带来巨大的创新潜力。一些团队已经开始在这个方向上探索,如基于客户端验证的BitVM方案等。比特币这座宝藏的开发和应用进度可能还不到1%。真正的范式创新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抽象背后的原理。就像瓦特的蒸汽机并未直接引发工业革命,而是人们总结出的热力学定律引发了科学革命。如果中本聪是瓦特,比特币是蒸汽机,那么加密货币行业这16年来,大多数人都在制作各种"蒸汽机",却很少有人去思考比特币蕴含的科学原理。行业迫切需要更多人加入,共同推动比特币范式革命的到来。
回归比特币:以太坊困境下的新机遇与行业创新之路
以太坊的困境与比特币的新机遇
近期,市场上对以太坊的质疑声不断。虽然比特币价格屡创新高,但以太坊距离2021年的峰值仍有相当差距。尽管最近以太坊价格有所上涨,但整体表现仍不及比特币。
那么,以太坊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这轮周期中明显落后于比特币?以太坊是否真的已经走向衰落?加密货币行业的下一轮创新还会出现在以太坊生态中吗?
本文将回顾加密货币行业的起点——比特币,重新审视以太坊和整个行业,探讨加密货币行业再次焕发活力的可能路径。
一、摆脱以太坊思维定式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以太坊的价值和开创性意义。智能合约的出现确实为加密货币行业开辟了新天地。在以太坊诞生之前,大多数项目都只是对比特币的简单模仿。
以太坊诞生后,行业进入了模仿以太坊的浪潮。2015年至今,出现了无数所谓的公链项目,无非是更大、更快、性能更好的以太坊变体。各公链生态也基本照搬以太坊模式,不外乎DeFi、GameFi、Layer2等概念。
如今,投资者已经对各种名目繁多的概念麻木,转而追逐最简单粗暴的Meme币。整个行业似乎陷入了创新乏力、共识涣散的困境。
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比特币时,会发现它依然一骑绝尘、屡创新高,似乎完全不受这些影响。
也许整个行业陷入"以太坊思维定式"太久,以至于忽视了比特币的价值。毕竟,以太坊本身就是源于对比特币的一种解读。如果要找到以太坊的问题所在,以及新的创新机会,我们有必要回归比特币,重新理解它的本质,就像以太坊诞生之初那样。
让我们暂时跳出以太坊的思维框架,重新审视比特币。
二、机械共识与社会共识
公链的本质是依靠机械共识不断凝聚社会共识的去中心化系统。机械共识是指人人可以公平参与的共识机制,如PoW;社会共识则体现在生态、影响力、应用、用户等方面,最终反映在币价上。
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是公链的首要投入者、受益者和建设者。他们投入大量成本参与公链运作,因此最有动力推动生态发展。这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生态的早期推动者多来自矿工群体。
当一个公链的币价开始疲软,往往意味着社会共识减弱,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机械共识减弱,或参与机械共识的群体离散。
三、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共识机制对比
比特币的PoW机制是动态竞争模式,以太坊的PoS机制则是静态固定收益模式。
比特币网络中,矿工需要不断投入算力和能源竞争出块权,这种巨大的冗余成本附着在了比特币的价值中。这使得比特币网络的实际共识成本远超其当前市值。
而以太坊的PoS机制是静态固定收益模式,参与者无需额外投入冗余成本。虽然这降低了能源消耗,但也削弱了网络的共识价值。
从物理学角度看,比特币的PoW机制使其成为一个类似生命体的熵减系统。矿工提供的算力和能源相当于"负熵",帮助网络内部达成共识,创造秩序。
以太坊转向PoS后,失去了持续吸收"负熵"的能力,这可能是导致其生态创新乏力、用户增长停滞的深层原因。
四、回归比特币,挖掘新机遇
当我们摆脱以太坊思维定式,重新审视比特币时,可能会发现一些被忽视的细节和机会。
例如,比特币的UTXO模型在处理交易时具有并发处理和独立状态变更的优势。这种能力不仅适用于比特币交易,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需要独立状态变更的领域。
结合比特币强大的共识安全性,UTXO模型的并发状态变更能力可能带来巨大的创新潜力。一些团队已经开始在这个方向上探索,如基于客户端验证的BitVM方案等。
比特币这座宝藏的开发和应用进度可能还不到1%。真正的范式创新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抽象背后的原理。就像瓦特的蒸汽机并未直接引发工业革命,而是人们总结出的热力学定律引发了科学革命。
如果中本聪是瓦特,比特币是蒸汽机,那么加密货币行业这16年来,大多数人都在制作各种"蒸汽机",却很少有人去思考比特币蕴含的科学原理。行业迫切需要更多人加入,共同推动比特币范式革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