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验证者数量突破百万,质押中心化引发关注近期,以太坊网络的活跃验证者数量突破100万大关,这一里程碑引发了市场的热议。验证者作为以太坊权益证明(PoS)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数量的大幅增长尤其引人注目。然而,这一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潜在的技术挑战和中心化问题,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数据显示,3月28日,以太坊验证者数量达到100万的重要节点。社区讨论主要集中在验证者数量的增长上,特别是在Shapella升级后,质押资金可以灵活提取,这被视为以太坊向更具扩展性和能效的网络发展的关键一步。然而,随着验证者数量的增加,每个验证者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下载最新数据并验证状态变化,这意味着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处理更大的数据块。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85万个验证者是通过中心化平台进行质押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ETH持有者要么没有足够的ETH(至少32个)来独立质押,要么缺乏处理复杂质押操作的技术能力。这种情况引发了对中心化风险加剧的担忧。如果网络带宽的持续增长允许拥有大量计算资源的验证者保持高效参与,可能会导致机构拥有的数据中心压制个人自托管节点,从而推动以太坊网络向中心化方向发展,这与其去中心化的基本理念相悖。值得注意的是,验证者数量并不等同于参与实体的数量。运行一个验证器需要32个ETH,但一个实体可以在单个服务器上运行多个验证器。以太坊向PoS机制的转变对提高效率至关重要,但如何在验证者数量增长与网络去中心化和可用性之间保持平衡仍是一个重大挑战。为应对验证者中心化问题,一项创新提案被提出,旨在增强以太坊质押机制的去中心化和公平性。该提案建议对大型验证者的故障实施更严厉的惩罚,通过"反相关激励"机制来鼓励验证者分散其运营。这一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如果由同一实体控制的多个验证者同时出现故障,它们将受到比单独验证者故障更高的罚款。这是因为大型验证者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在其控制的所有身份中被复制。例如,同一集群中的验证器(如质押池)更可能经历相关的故障,这可能是由于共享基础设施造成的。提案建议对偏离平均故障率的验证者进行相应的惩罚。如果在给定时段内有大量验证者出现故障,每个故障的罚款将会更高。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能会降低大型以太坊质押平台的优势,因为大型实体更容易因相关故障导致故障率飙升。除此之外,还提出了其他方案,如不同的惩罚机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大型验证者的优势,并评估对地理和客户端去中心化的影响。尽管以太坊已有惩罚机制(如罚没)来处理严重违规行为,但新提案旨在将惩罚纳入日常网络运营中,强调促进验证者之间的真实多样化。在2024年的以太坊台北会议上,"彩虹质押"(Rainbow staking)的概念被提出,作为解决中心化问题的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鼓励服务提供商多样化,特别关注那些拥有大量以太坊资产的质押平台,如Lido Finance(占ETH总流通量的7%)。当前,以太坊网络中个人验证者(solo staker)数量不足,主要是由于技术挑战(如运行自有节点)和财务限制(ETH持有量不足32枚)。因此,许多希望质押ETH的用户只能通过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参与。彩虹质押分为重型质押和轻型质押。重型质押可被惩罚,并在每个时隙中签名;轻型质押不可被惩罚,通过抽奖系统签名。这种方法试图将两种方式明确分开,并可能要求两者在同一区块上签名以实现最终确定,即尝试结合这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彩虹质押的核心目的是让小额ETH质押者通过轻量级方式参与网络验证。通过增加参与者数量,部分抵消大型机构和协议持有大量质押ETH带来的中心化影响。这一框架还旨在应对可能取代ETH成为以太坊网络主要货币的主导流动性代币的出现,并通过增强个人质押者的经济价值来提供竞争性参与。然而,彩虹质押成为以太坊可行设计之前,仍需更多研发工作。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技术层面,而是理念层面的。
以太坊验证者破百万 质押中心化挑战与应对策略引关注
以太坊验证者数量突破百万,质押中心化引发关注
近期,以太坊网络的活跃验证者数量突破100万大关,这一里程碑引发了市场的热议。验证者作为以太坊权益证明(PoS)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数量的大幅增长尤其引人注目。然而,这一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潜在的技术挑战和中心化问题,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数据显示,3月28日,以太坊验证者数量达到100万的重要节点。社区讨论主要集中在验证者数量的增长上,特别是在Shapella升级后,质押资金可以灵活提取,这被视为以太坊向更具扩展性和能效的网络发展的关键一步。然而,随着验证者数量的增加,每个验证者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下载最新数据并验证状态变化,这意味着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处理更大的数据块。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85万个验证者是通过中心化平台进行质押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ETH持有者要么没有足够的ETH(至少32个)来独立质押,要么缺乏处理复杂质押操作的技术能力。这种情况引发了对中心化风险加剧的担忧。如果网络带宽的持续增长允许拥有大量计算资源的验证者保持高效参与,可能会导致机构拥有的数据中心压制个人自托管节点,从而推动以太坊网络向中心化方向发展,这与其去中心化的基本理念相悖。
值得注意的是,验证者数量并不等同于参与实体的数量。运行一个验证器需要32个ETH,但一个实体可以在单个服务器上运行多个验证器。以太坊向PoS机制的转变对提高效率至关重要,但如何在验证者数量增长与网络去中心化和可用性之间保持平衡仍是一个重大挑战。
为应对验证者中心化问题,一项创新提案被提出,旨在增强以太坊质押机制的去中心化和公平性。该提案建议对大型验证者的故障实施更严厉的惩罚,通过"反相关激励"机制来鼓励验证者分散其运营。
这一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如果由同一实体控制的多个验证者同时出现故障,它们将受到比单独验证者故障更高的罚款。这是因为大型验证者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在其控制的所有身份中被复制。例如,同一集群中的验证器(如质押池)更可能经历相关的故障,这可能是由于共享基础设施造成的。
提案建议对偏离平均故障率的验证者进行相应的惩罚。如果在给定时段内有大量验证者出现故障,每个故障的罚款将会更高。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能会降低大型以太坊质押平台的优势,因为大型实体更容易因相关故障导致故障率飙升。
除此之外,还提出了其他方案,如不同的惩罚机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大型验证者的优势,并评估对地理和客户端去中心化的影响。尽管以太坊已有惩罚机制(如罚没)来处理严重违规行为,但新提案旨在将惩罚纳入日常网络运营中,强调促进验证者之间的真实多样化。
在2024年的以太坊台北会议上,"彩虹质押"(Rainbow staking)的概念被提出,作为解决中心化问题的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鼓励服务提供商多样化,特别关注那些拥有大量以太坊资产的质押平台,如Lido Finance(占ETH总流通量的7%)。
当前,以太坊网络中个人验证者(solo staker)数量不足,主要是由于技术挑战(如运行自有节点)和财务限制(ETH持有量不足32枚)。因此,许多希望质押ETH的用户只能通过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参与。
彩虹质押分为重型质押和轻型质押。重型质押可被惩罚,并在每个时隙中签名;轻型质押不可被惩罚,通过抽奖系统签名。这种方法试图将两种方式明确分开,并可能要求两者在同一区块上签名以实现最终确定,即尝试结合这两种方法的安全性。
彩虹质押的核心目的是让小额ETH质押者通过轻量级方式参与网络验证。通过增加参与者数量,部分抵消大型机构和协议持有大量质押ETH带来的中心化影响。
这一框架还旨在应对可能取代ETH成为以太坊网络主要货币的主导流动性代币的出现,并通过增强个人质押者的经济价值来提供竞争性参与。
然而,彩虹质押成为以太坊可行设计之前,仍需更多研发工作。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技术层面,而是理念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