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自带1300万年收入,Spheron“营收达标再发币”为AI赛道树立新标杆?
又一个项目TGE时就带着ARR成绩单了!最近, Spheron Network带着1,300万+美元的ARR收入宣布TGE了。
营收跑出来,生态跑起来,再来谈TGE,这样的标准会成为以后AI infra赛道TGE的标配么?
来具体看看, Spheron这个项目:
1)Spheron Network是一个去中心化计算网络,通过汇聚全球GPU/CPU资源为AI训练、推理和渲染等高性能计算任务提供服务。
除了算力资源外,平台还集成了IPFS存储、ENS域名管理、基于Arbitrum的智能合约部署等配套服务,能够为AI开发者提供相对完整的基础设施支持。
从技术架构看,Spheron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品矩阵,覆盖了从算力供给到应用场景的各个环节。
Fizz Nodes作为整个网络的基础设施核心,允许个人用户——特别是游戏玩家将闲置的GPU/CPU贡献给网络,通过简单入驻流程赚取收益。
这种设计大幅降低了算力供给门槛,把分散的个人设备都纳入进来,以B2C收入分享的模式,快速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算力网络。
KlippyAI则作为AI视频创作工具直接面向C端用户,以 $SPON 代币支付服务费,其目前已经在Base L2生成近5000个AI视频NFT数据;
而Skynet区别于大部分Agent还以来开发者账户获取计算资源,尝试让AI Agent直接用代币支付算力,同时提供从钱包创建到合约部署的一键化服务。
此外,Supernoderz(节点即服务)、Aquanode(AI推理工作负载)、Spheron Console(一键GPU访问)等产品,与Fizz Nodes共同构成了从供给到需求的完整闭环。
2)从运营数据看,Spheron已经展现了一定的网络规模。44,000个活跃节点分布在170多个国家,提供8,300多个GPU和60多万个CPU的计算能力,每周支付超过50万美元的节点奖励。尤其是,营收结构方面,13M +万美元ARR中AI业务占了760万美元,说明AI应用确实产生了真实的付费需求。
但这套双边市场模式的可持续性,本质上取决于供需两端能否保持同步增长。
算力供应方获得代币奖励,需求方支付代币使用服务,平台收取服务费——听起来很美好,实际运行中却面临不少挑战:去中心化网络的服务质量能否稳定?与AWS、Google Cloud这些巨头的成本优势能维持多久?
3)AI Agent基础设施确实是个处于早期的大市场,Spheron通过提前布局相关服务,在时间窗口上有一定优势。但这个赛道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激烈。
Hyperbolic、IO.NET、VANA、Sahara AI等平台各有差异化定位,都在AI infra服务上发力。
市场格局远未定型,最终胜出的可能不是技术最先进的,而是在产品迭代速度、生态建设能力、服务稳定性等综合维度表现最均衡的那个。
Anyway,从更大的行业趋势看,“带着ARR进场TGE"如果真成为AI infra赛道的新标配,对整个行业来说未必是坏事。
至少能让市场更关注实际产品和收入,而不是纯粹的概念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