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Infini 宣布关闭加密金融卡服务:U 卡注定被传统金融支付路径卡死了吗?
产品体验颇受好评的加密金融卡提供商 Infini,今早突然宣布全面关闭旗下所有卡片及支付服务,引发社群议论。团队坦言,支付卡这条路「成本高、收入低」,再加上繁琐监管,最终仍难以为继。这不仅是 Infini 的业务转折点,也凸显出整个加密产业在支付场景中的无奈现实。
一颗打得漂亮但飞不远的球:Infini 为何关闭金融卡支付业务?
Infini 一直以来凭借简洁介面、稳定理财与流畅支付的金融卡服务 (U 卡) 广受用户好评,该卡片可让用户以稳定币储值后,透过 Visa 支付日常消费,被视为 Web3 支付落地的重要突破点。
统一回复: 1)infini不做to C card业务了。原因是合规成本极高,利润极其稀薄,运营极其沉重。(哦忘了还容易被人嘲笑行业底)我们做了战略调整,去掉to c 卡部分的业务了。
目前to c card业务占据了99%的时间和成本,贡献了0收入。…
— 郡主Christine (@0xsexybanana) June 17, 2025
然而,根据 Infini 官方公告与共同创办人郡主 Christine 的说法,支付卡的营运不仅需投入高昂合规成本、人力与技术维运费用,还几乎无法产生稳定获利来源:
这个过程太曲折、太冗长,成本又太昂贵。如果没有补贴,根本无法做到跟 Web2 信用卡一样的手续费与回馈。
换句话说,就算产品体验再好,只要卡片背后仍依赖传统金融体系 (如银行清算与支付网路) ,Web3 的理想终究受限于 Web2 的铁笼。
举步维艰:加密支付为何难以规模化?
Christine 从营运层面解释,金融卡业务可以说是本身就带有多重「中介障碍」:
稳定币需先转换为特定中介资产,才能进一步经由传统支付网路转为法币消费
整个流程涉及监管风控、KYC、AML 稽核等繁琐环节
几乎每一层皆抽手续费,最终成本仍远高于现有 Web2 信用卡
他将这种支付模式比喻为「iPod nano」,看似漂亮但终将被「iPhone」等更本质性且原生的 Web3 解法取代:
U 卡不是「用稳定币支付」最终解法,只是一条过渡道路,如今更确认这条路不值得再走了。
(Bybit丶Infini丶Solayer 三家 PayFi 业者畅谈赛道秘辛,我该如何挑选 U 卡?)
吴说区块链 :加密金融卡难逃烧钱宿命
Infini 金融卡在亚洲币圈算是广为人知,虽先前曾因权限转移疏失遭盗 5 千万美元,但团队承诺全额赔偿的态度也让人敬佩。
(加密金融卡公司 Infini 遭盗 5 千万美元,团队承诺全额赔偿)
然而,正如吴说区块链主编 Colin Wu 所说:「U 卡确实难,脖子卡在传统金融那边,你流量体验做得再好,一点用都没有。」
Web3 原生创业者若要发卡,仍需依赖 Visa 或 Master 等核心清算网路,也无法跳过银行与收单机构的重重把关。这代表即便加密业者愿意承担风险并推动创新,传统金融体制本身仍对加密支付矗立了一道名为「成本」的高墙。
这也使得现在加密领域的创业生态萎靡,高成本让真正具备产品与执行力的团队,像是 Infini,只能选择止损转型。
Infini 拥抱去中心化未来、专注理财产品
Infini 团队在公告中强调,除了卡片以外的理财服务与资产出入金功能依然正常运作,未来将专注发展资产管理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未来将「放弃中心化路径」,转而全面拥抱去中心化支付方案。
(Bybit丶Infini丶Solayer 三家 PayFi 业者畅谈赛道秘辛,我该如何挑选 U 卡?)
这或许代表,Infini 将探索转向钱包或收益理财应用等不依赖银行的加密原生产品。与其卡在 Web2 与 Web3 中间地带燃烧成本,主动转向更具自主性的加密解法或许是最佳解。
在这场支付之战中,Infini 的撤退并非失败,而是代价高昂的学费。Web3 创业者们也应重新思考「支付」真正的路径,是要模仿 Web2,还是创造全新的金融互动逻辑。
这篇文章 Infini 宣布关闭加密金融卡服务:U 卡注定被传统金融支付路径卡死了吗?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