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Web3派系之爭:從標籤到IP 探索加密貨幣世界的遊戲規則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我們曾聽說某些項目的"廣告位"是可以購買的。具體方案是項目方購買一定數量的代幣,然後項目負責人會將部分資金用於購買該項目的代幣,其餘用於購買主流加密貨幣。當時我們對此嗤之以鼻,覺得荒謬至極。然而,當真有中間人帶着提案找上門時,我們才意識到自己才是那個不明就裏的人。
沒人告訴我們,融資和競選一樣,都需要"拜碼頭"。在2017年ICO熱潮時,我們天真地以爲融資只需要做好產品、在論壇上宣傳、發布ICO地址就足夠了。我們花大量時間在社交平台上回答社區問題,努力開發產品。後來才知道,你需要認識業內知名人士、各類顧問、尋找機構支持、做市商以及交易所等。加入某個陣營就意味着要與另一方說再見。
在這個聲稱要"重塑世界交易體系"的新世界裏,派系和站隊依然不可避免。有傳言稱,如果你選擇在某個平台首發,那麼在其競爭對手那裏上市就要等待很長時間;如果得到某個社區的支持,其他投資者可能會集體放棄;如果接受了某家知名投資機構的資金,那麼就可能失去其他機會。
隨着行業日趨成熟和專業化,這種派系之爭在利益面前逐漸被消磨。畢竟在巨頭佔據大半市場的情況下,其他玩家只有放下成見,抱團才能分得一杯羹。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人的注意力有限,爲了更好地區分,我們習慣給人事物打標籤。在Web3領域,這種標籤更加明顯,從市值、行業、功能,到投資方、代幣發行渠道等都可以成爲區分的依據。
人們努力尋找一個支點,希望通過它來獲得信任背書、快速識別項目特性和敘事、了解項目所處階段以及管理預期。通過一系列標籤,人們可以快速建立初步印象並想象其未來。例如,獲得某知名投資機構支持的項目,通常會被認爲有上市預期;得到頂級風投投資的項目,往往被視爲頂級項目。這些標籤背後都有品牌溢價效應。
meme的傳播邏輯也類似,往往依靠一個"敘事"或"IP"。這個標志最好是大衆熟知的,如知名企業家、交易所創始人或政治人物,因爲這些名字本身就包含了許多信息。由於來源可靠,更容易進入第一波傳播者的視線,經過他們的推廣進入更多圈層,最終走入大衆視野。
人性如此。當一個人說時,你可能不在意;當幾個人說時,你可能會不屑一顧;當很多人說時,你會開始關注。同樣,當一個人賺錢時,你可能認爲是運氣好;當幾個人都賺錢時,你可能會去了解一下;當一羣人都賺錢時,大多數人就會開始嘗試。特別是當這些人都是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或高淨值人羣,並且他們能夠詳細解釋他們的收益來源時,這種影響力會更加強大。
Web3就像一個夢幻樂園,人們都在尋找下一個夢想開始的地方。站在高處的造夢者們則密切關注着觀衆的反應,竭盡全力從他們熱切的目光中獲取最後一分錢。
無論是鏈上活動的繁榮還是新的敘事升級,大家都知道最終要回歸價值。但人性是叛逆的,尤其是在加密貨幣圈子裏的人,總想逆天改命。就像明知生老病死的規律,卻希望自己能夠例外。於是,人們不斷經歷這個循環:從最初的懷疑不解,到小額嘗試後的興奮,再到大舉入場,最後一地雞毛。然後又開始關注下一個類似的項目...
我們所能看到的風口,可能只是造夢者想讓我們看到的幻象,而財富效應則是那顆誘人的紅色藥丸。
我們似乎一次又一次地重復着這個循環,總是走不出這個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