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观点任务# 第一期精彩启程!调研 Palio (PAL) 项目,在Gate广场发布您的看法观点,瓜分 $300 PAL!
💰️ 选取15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轻松赢取 $20 PAL!
👉 参与方式:
1. 调研$PAL项目,发表你对项目的见解。
2. 带上$PAL交易链接。
3. 推广$PAL生态周系列活动:
为庆祝PAL上线Gate交易,平台特推出HODLer Airdrop、CandyDrop、VIP Airdrop、Alpha及余币宝等多项PAL专属活动,回馈广大用户。请在帖文中积极宣传本次系列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6
建议项目调研的主题:
🔹 Palio 是什么?
🔹 $PAL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运作?
🔹 如何参与 $PAL生态周系列活动?
您可以选择以上一个或多个方向发表看法,也可以跳出框架,分享主题以外的独到见解。
注意:帖子不得包含除 #Gate观点任务# 和 #PAL# 之外的其他标签,并确保你的帖子至少有 60 字,并获得至少 3 个点赞,否则将无法获得奖励。
⚠️ 重复内容的帖子将不会被选取,请分享属于你独特的观点。
⏰ 活动时间:截止至 2025年7月11日 24:00(UTC+8)
零知识身份技术的应用与局限:超越隐私的挑战
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数字身份中的应用及局限性
近年来,零知识证明在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多个零知识证明护照项目正在开发用户友好的软件包,让用户无需透露身份细节就能证明自己持有有效身份。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和零知识证明的 World ID 用户数量已突破 1000 万。中国台湾和欧盟的数字身份项目也越来越重视零知识证明技术。
乍看之下,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数字身份广泛采用似乎是去中心化加速主义(d/acc)的一大胜利。它能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保护社交媒体、投票系统及各类互联网服务免受女巫攻击和机器人操纵。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身份仍存在一些风险,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零知识证明身份的局限性
无法实现真正的匿名性
即便零知识证明身份平台按预期运行,严格执行所有逻辑,也找到了方法在不依赖中心化机构的情况下长期保护非技术用户的私密信息。但现实中,应用程序往往不会主动配合隐私保护,而是倾向于有利于自身政治和商业利益的设计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应用可能会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应用专属ID,而由于身份系统遵循"一人一身份"规则,用户只能拥有一个账户。这与目前的"弱身份"形成对比,例如谷歌账户,普通人可以轻松注册多个。现实中,匿名性的实现通常需要多个账户:一个用于常规身份,其他用于各类匿名身份。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实际获得的匿名性可能低于当前水平。
无法防止胁迫
即使用户不公开自己的秘密值,没人能看到各账户之间的公开关联,但如果有人强制要求公开呢?政府可能会强制要求透露秘密值,以便查看所有活动。美国政府已开始要求签证申请人公开社交媒体账户。雇主也可能将透露完整公开资料作为雇佣条件。某些应用甚至可能在技术层面要求用户透露其他应用上的身份才允许注册使用。
在这些情况下,零知识证明的价值荡然无存,但"一人一账户"的弊端却依然存在。
无法解决非隐私类风险
所有身份形式都存在边缘案例:
这些边缘案例在试图维持"一人一身份"属性的系统中危害最大,且与隐私无关。因此,零知识证明对此无能为力。
财富证明的局限性
纯粹依赖"财富证明"来防范女巫攻击,而非构建身份系统,在某些场景下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某种形式的身份体系,特别是在以下两类场景中:
类全民基本收入场景
这类场景需要向极广泛的用户群体发放一定数量资产或服务,且不考虑其支付能力。例如Worldcoin定期向World ID持有者发放WLD代币。这种"小型全民基本收入"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让人们获得足够数量的加密货币,以完成一些基础的链上交易和在线购买。
另一种实现类似效果的方式是"全民基本服务":为每个拥有身份的人提供在特定应用内发送有限数量免费交易的权限。这种方式可能更符合激励机制,且资本效率更高。
类治理场景
在投票系统中,如果用户A的资源是用户B的10倍,那么其投票权也会是B的10倍。但从经济角度看,每单位投票权给A带来的收益,是给B带来的10倍。因此,A会投入多得多的精力参与投票、研究如何投票才能最大化自身目标,甚至可能会战略性地操纵算法。
更普遍的原因在于:治理系统不应将"一人掌控10万美元"与"1000人共持10万美元"赋予同等权重。后者代表着1000个独立个体,包含更丰富的有价值信息,而非小体量信息的高度重复。
这表明,类治理系统需要了解资金束的内部协调程度,而非简单地"同等规模的资金束一视同仁"。
理想状态:获得N个身份的成本为N²
从上述论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种压力从相反的两端限制了身份系统中获取多个身份的期望难度:
综合考虑,理想的情况是:获取N个身份的成本应为N²。这不仅适用于类治理应用,也适用于类全民基本收入应用。
多元身份体系:实现理想状态的可行方案
多元身份体系指不存在单一主导发行机构的身份机制。这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多元身份体系具有以下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若某一种身份形式的市场占有率接近100%,且成为唯一的登录选项,那么上述特性就会失效。这是那些过于追求"普适性"的身份系统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
理想情况下,"一人一身份"项目应与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体系融合。"一人一身份"体系可用于为社交图谱提供初始支撑,创造数百万个"种子用户",从而为全球分布式社交图谱的发展奠定基础。